聯合晚報╱記者陳姿延/台北報導】
2012.10.03 02:54 pm
 
 

太陽能市場能見度低,對於產業後市走向,茂迪(6244)執行長張秉衡指出,10月審慎樂觀,月底可望有一波年底前拉貨潮,11月會好一點,12月將再回到傳統淡季表現,明年第二季後可望有所轉機;昱晶(3514)總經理潘文輝對第4季相對保守,預期將較第3季下來一點;而新日光(3576)總經理洪傳獻則較為樂觀,看好第4季可觀察庫存逐漸消化的回補動能,以及歐盟雙反案發展。

張秉衡表示,10月底可望有一波年底前搶裝潮,對接下來的10、11月營運審慎樂觀,而12月將回到傳統淡季水準,明年首季則因氣候因素,目前來看不會有大幅度的改變,不過,預期明年第二季隨著產業整併、產能的調控下,可望有所改變。

面對產業低迷景氣,張秉衡提出四大箴言,包括「整併擴大」、「合縱聯盟」、「良、效率提升」、「管理加值」來因應,他指出,成本沒有競爭力很難勝出,未來產業將走向整併發展,否則將會被邊緣化,不過由於歷經此波產業低潮,各廠缺乏資金獨自進行擴大規模,過去單一公司垂直整合的趨勢,也將轉為合作結盟,虛擬聯盟趨勢將逐漸興起。

潘文輝則坦言,目前太陽能產業景氣沒那麼好,第四季狀況不會比第三季好,明年首季目前還看不到春燕,現階段就是公司「練基本功」的時間,包括提升轉換率、降低成本等,他強調,太陽能是做功德的產業,也是一個還沒有看到盡頭的產業,現在的疲軟表現,是人為因素影響,勉勵自己和同業,「大家都要挺住!」

不過,洪傳獻則較為樂觀,他表示,第四季觀察市場庫存去化及歐盟對陸太陽能廠雙反貿易制裁狀況,而隨著許多國家皆訂定於2020年前太陽能要達到總電量的 10~20%,而目前太陽能全球發電量僅0.39%,可看出全球太陽能產業未來成長上看50倍,產值高達5~10 兆元,未來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ta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