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一位高中社團學長攝影的心得,他迷拍傳統廟會活動已好一段時間,
有些觀念相當直得深思~~特別是針對攝影者心態的部份...
(本文與攝影技巧無關)

------------------------------------------------------------------------------

作者: boa (我當然還是有夢想。) 看板: boa
標題: 攝影小記。
時間: Mon May 9 02:33:42 2005

那眼神充滿著安穩與驕傲,我想那是經歷數十年後才有的光采。


這抓住了想要捕捉的剎那,
或是說,它足以訴說出老人悠悠曾對我們道出的那些經歷。

不需要多一分驚慌,也不需要有著急迫,
你就緩緩的從中間的門走出,這是大年初六前大夥都要忙的事情。


------------

附記:


我討厭那些人,隨手在廟裡拍了些插香的照片就打上個 "虔誠" ,
隨手拍了個八家將或官將首的臉譜就打上個 "神聖/莊嚴的容顏" 。

其實你隨口說的莊嚴與虔誠你也不信吧,
那些八家將一邊看著電子花車脫衣舞一邊大呼小叫,
一邊口吐檳榔一邊拿著酒瓶敲別家將團成員的頭顱。
至少我可以保證,那跟一百年前的八將團絕對是兩件事情。


俗語說:敬廟欺神,
這個年代中,虔誠與敬神的心態,哪是你隨手拿個相機往香爐一拍就找到的呢?


ps: 正月初四到正月初六,
在祖師廟徘徊了整整三天,順帶數了上百位攝影者,
90%都必定往香爐插香的拍個幾張;
然後網路上的作品大多數也以香爐為重,
其中50%以上又必定配著 "虔誠" "天人之間" "問君何所求"類的標題。
真的是所謂的虔誠是往香爐中找就必定有?
是每個到廟裡頭的人真的都在思考天人之間?
是刻版的想像?是真實?還是大量的刻版想像最後創造了真實?

------------------------------------------------------------------------------

作者: boa (我當然還是有夢想。) 看板: boa
標題: Re: 攝影小記。
時間: Mon May 9 02:37:24 2005

我不知道該怎麼解釋自己的心情。
當我漸漸了解陣頭商品化後,市場間的競爭手段與種種衝突,
當我知道這些青少年是怎麼被吸納進這條道路上,
也明白這些人是用錢請來,之後銀貨兩訖一拍兩散後,
我真不知道這些陣頭的光影怎麼跟作為這個地方窺見歷史的適當窗口?

最近訪問了不少老人,也看到了不少1945年前後的老照片。

至少我們可以非常確定,
於1950年前,台灣絕大多數的迎神賽會,
是沒有什麼陣頭,頂多就是庄頭內自己組成的北管吹而已。

現在的保安文化祭真的很傳統嗎?
有人說保安宮是很成功的轉型典範,
但我看到的另一面是,以往作為大龍峒聚落的保安宮慢慢不見了,
董監事會漸漸是由聚落外 "有頭有臉" 的人擔任,
可以為了考量媒體目光的聚焦多寡,
而決定資金要花在千秋祭典上多一些,還是飛升遶境多一些。

更別提離譜的大甲媽,
今年走完全程可以抽轎車,還搞了堆有的沒的的活動。
這樣的氣息瀰漫在台灣各地規模較大的民間祭典中。

早期的祭祀活動,往往連作神明轎子的錢都沒有,
典型的方式就是用一塊紅布,
將聚落的神像包著,然後挨家挨戶的讓居民們換香。
遶境活動的真意在驅除聚落內的煞氣與鬼怪,以及保佑聚落內的家家戶戶,
北管增添了熱鬧的氣氛,但有沒有陣頭根本不是重要的事情。

當然,很多物質的生產方式促成了這一切的改變。
以前廟宇要有神將,必須請海峽那岸的唐山師傅雕刻,
然後再由帆船由海的那頭送到台灣。
現在,包括壓克力等材質的生產方便,許多模子一刻,
你要有幾對神將就有幾對神將,像駭客任務中smith的複製一般,
只要你有錢,沒有搞不出來的複製品。

只要個把萬,廟宇就可以有一對威武的神將,
多少的廟宇便紛紛投錢下去搞,
搞了一對又一對,搞了十對不嫌貴.......
什麼陣頭只要有錢都搞的出來,或是請的到,台灣的陣頭正史無前例的多。


當然,你可以質問我:看熱鬧嘛!拍照嘛!何必搞的這麼嚴肅?

只是當我看到一次次的再現過程中,
那些由嚼著檳榔滿口粗話的人跳的八家將與乩童,
那些由壓克力模一張張壓印出來的塑膠面孔,
漸漸被稱為 "台灣民間生命力" 的象徵,成為所謂廟會場合的典型印象時,
不禁讓我會去想:信眾去哪邊了?地方去哪邊了?
是不是到不同的地方拍著相同的臉孔已經不是該去在意的問題了?

-----------------------------------------------------------------------------

作者: boa (我當然還是有夢想。) 看板: boa
標題: Re: 攝影小記。
時間: Mon May 9 02:40:02 2005

當然,最後的感想是,攝影的問題終究要回到作品的創作上。


如果我有一丁點想要選擇與堅持的方向,
那只有盡力讓自己的作品更動人,
更能適切的說出我所要捕捉住的那種感覺....

--

我覺得用於生態攝影也很符合,
一直抓不到被攝物的生命力,與要傳達的東西....
而不只拍出美美的照片,給個文雅的標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ta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