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禽辨認要領
1.大小
2.輪廓(翼型、尾長、頭身長比與尾長比)
3.飛行模式、特徵
4.出現時間、地點
5.成群與否
(6.羽色)
照片辨識 V.S 野外辨識

*體長:嘴尖至尾羽
*翼末端尖型:隼類
*遷徙型:翼長而尖
留鳥型:翼短而圓

以上皆為通則,野外必有例外發生


大冠鷲--大型,尾羽短,翼下有白色橫帶,飛行時成淺V字型,常邊飛邊叫,
低中海拔山區留鳥,多於8 - 9點後出現盤旋

鳳頭蒼鷹--粉鳥鷹(河洛語),中小型,翼短圓,擬白腰(尾下覆羽過長),盤旋時常有
雙翅下壓的動作(抖翅),平地至中海拔留鳥

黑鳶--中大型,翼狹長,身黑褐色,尾如魚尾,留鳥,多出現於港口、水庫,
台灣主要有霧台、曾文、基隆三個穩定族群

赤腹鷹--小型,翼短尖,振翅頻率高,成鳥腹部橘黃色,母鳥眼黃,公鳥眼深紅,
亞成鳥腹有斑,過境鳥,多出現於海岸至低海拔樹林

灰面鵟鷹--南路鷹,中型,翼略狹長,翼端常微開,少振翅,過境鳥,多出現於
海岸至中海拔樹林,常於國慶日前後大量出現於墾丁

澤鵟--白腹鷂,中大型,翼狹長,長上舉成V字型,腳長,顏盤明顯,
多出現於溪口草澤地形,有黑白型與褐色型

魚鷹--中大型,翼狹長,常呈M字型,腹面有白色倒三角區域,魚為主食,
多出現於大型水域,如河口、水庫、寬廣溪流

蜂鷹--中大型,翼寬長,飛行時不上揚,頭細小突出,頭部有裸皮區,
以蜂蛹為食,中海拔樹林最為常見,可分為暗色、中間、淡色三型

游隼--中型,雙翼尖,體粗壯,腹部有多條橫斑,眼下方有倒三角黑色暗色區,
廣佈於世界,台灣為過境鳥,出現於海岸至中海拔樹林

紅隼--小型,翼尖尾長,體纖細,背紅,常出現於風強空曠處,能空中定點飛行
---

聽黑皮皮大師上課時的筆記~~
希望有朝一日也能成為大師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ta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