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吳父鄉/綜合報導】
2012.10.12 04:00 am
 
美國商務部對大陸太陽能電池反傾銷、反補貼的調查作出終裁。圖為浙江省西元太陽能公司的工作人員在調試太陽能電池板。
(新華社)
美國商務部宣布對大陸太陽能電池廠課徵巨額的「雙反」關稅。大陸商務部昨(11)日對此表達強烈不滿,認為該裁決結果「不公正」,是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已阻礙全球清潔能源產業發展。

路透報導,美國商務部對大陸太陽能電池反傾銷、反補貼的調查作出終裁,大陸企業將被課徵18.32%到249.96%不等的「反傾銷」稅率;以及14.78%到15.97%不等的「反補貼」稅率。

大陸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稱,美商務部無視大陸政府和企業的合理抗辯,對輸美太陽能電池產品採取不公正的徵稅措施,對裁決結果強烈不滿。

「希望美方改正其錯誤做法,儘早終止對華太陽能電池產品的貿易救濟措施,支援中美兩國產業交流與合作,推動新能源和綠色經濟發展。」沈丹陽說。

沈丹陽也表示,美國此舉是在新能源領域挑起貿易摩擦,向全球發出貿易保護主義興起,與阻礙新能源發展的「消極信號」;與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能源安全的趨勢背道而馳,也違背G20領袖會議時,不挑起新貿易保護主義的承諾。

不過,美國商務部終裁仍非最終結果。按照美國貿易救濟案處理程序,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預定11月23日作出終裁。若屆時作出「肯定性」終裁,美商務部將於11月30日簽發反傾銷和反補貼令,反之,美國商務部不得向海關簽發這兩項命令。

是次判決結果,對大陸太陽能光電業者還有另一大致命傷。由於歐盟也已對大陸太陽能產品提起反傾銷調查,美國此次「雙反」終裁結果,勢必提交給歐盟作為證據,也將牽動歐盟對大陸太陽能光電業者是否傾銷的判決。

因產能過剩導致售價低迷,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廠,大陸尚德電力已宣布暫時關閉大陸部分太陽能電池產能。江西賽維LDK也因營收疲軟,此前已2度下調全年營收預估。

據美國商務部統計,2010年大陸輸美太陽能電池總值逾15億美元(約新台幣441億元),2011年則超過31億美元(約新台幣911億元)。


圖/經濟日報提供

台灣…陸企避稅中繼點

記者吳父鄉/綜合報導 】美商務部宣布對大陸太陽能電池課徵高額的「雙反」稅率,但大陸業內已有對策,或從第3地進口太陽能電池,再運抵大陸組裝,藉此規避高額稅率。而上述所謂的第3地極可能就是台灣。

網易財經報導,阿特斯太陽能總裁兼CEO瞿曉鏵表示,據尚德、阿特斯、天合光能等大陸太陽能企業律師團聯合爭取,本次美商務部對大陸太陽能光電企業的「雙反」仍留有「餘地」。

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最終裁定,若輸美元件所使用的電池片原產地為大陸以外的地區,則將不被徵收「反傾銷」和「反補貼」稅。

由於「雙反」只針對以「中國大陸」為原產地的太陽能光電產品,若大陸企業能從第3地進口電池,在大陸組裝成太陽能元件,就能規避美國的「雙反」。瞿曉鏵同時透露,上述所謂的第3地,主要是指台灣。

但藉由進口第3地生產的太陽能電池來規避「雙反」,也只是臨時的權宜之計。新浪財經報導,無錫尚德便在美商務部初裁結果公布後,表示裁決不公平。

日前,無錫尚德已經宣布瘦身計畫,暫時減少太陽能電池產能至1.8GW,晶片產能1.6GW和2.4GW組件產能。

天合光能也稱,公司保留對美國商務部及國際貿易委員會的終裁做進一步上訴的權力。

英利董事長苗連生則表示,美國市場潛力巨大,英利仍將繼續開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ta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