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何易霖/台北報導】
2012.10.12 04:00 am

美國商務部對大陸太陽能電池廠「雙反」祭出高額關稅,有望使陸企擴大仰賴台灣太陽能電池廠代工產能,推升導電漿需求,碩禾將是最大贏家。

茂迪、旺能因在大陸設有生產據點,且非先前自願接受調查的廠商,恐面臨美方增課最高額的關稅,成為台灣少數可能受波及的太陽能電池廠。茂迪、旺能均強調,已改變大陸廠產品行銷策略,轉銷非美國市場,降低衝擊。

業者表示,先前大陸太陽能電池廠已陸續轉單至台灣,美國商務部終判結果,可望讓這股轉單潮延續。然而現階段產業仍供過於求,且終端市場買氣疲弱,相關訂單雖有助提振台廠產能利用率,但單價可能不會高,對獲利挹注待觀察。

隨著轉單效益帶動台灣太陽能電池廠產能利用率回升,將增加太陽能漿料等關鍵耗材需求,相較於接獲代工單的電池廠仍可能冒著「虧錢接單」的風險,漿料毛利動輒三成以上,利潤誘人,在台灣太陽能漿料市占第一的碩禾將成為這次判決的最大贏家。

昇陽科認為,美國商務部終判結果,對提振台廠接單信心有正面幫助,但美國並未對大陸太陽能模組課徵高額關稅,大陸太陽能模組銷美並未受影響,即使擴大對台灣太陽能電池採購或擴大代工,單價也不會太高。

業界認為,美方對大陸太陽能業增課高額關稅態勢幾乎底定,未來歐盟對大陸業者的判決,將是下一波觀察重點。由於歐州是全球最大太陽能市場,比重達六成,且歐盟調查對象涵蓋上游矽晶圓至下游模組,影響更大,若歐盟也決定對大陸業者課徵高額關稅,對台廠幫助會更顯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ta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